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大众日报2025-11-25 15:35:33
“国家推出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主要是为了鼓励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这与你们的转型方向高度契合。”日前,威海经开区经济发展局高新技术科科长郭旭带着超长期国债资金政策,来到威海海马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这对投入大笔资金进行高性能化纤长丝生产设备更新的海马地毯来说,有“瞌睡送枕头”般的精准高效。
尽管申报项目时间紧、材料多、任务重,并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但从国家下发通知到完成材料报送,海马地毯和经开区经济发展局仅用了一周时间。
获得资金支持后,海马地毯引进了12台套智能化纺丝设备,产能从年产2万吨跃升至3.5万吨。以化纤长丝为原料的地毯生产为例,年产量可达1500万平方米,相当于覆盖2100个标准足球场。与此同时,在经开区的支持下,海马地毯还成功申报了省级工业互联网项目,实现智能仓储、智能输送,仅减少纬纱用量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约成本300万元至500万元。
政策及时送上门的背后,是经开区经济发展局“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的生动实践。经济发展局服务专员们通过一次次“上门问诊”,为企业“生长痛”开出一剂剂“特效药”。如今,在经开区,为企业服务不再“大撒把”,也不再统一式管理,而是用精细化、定制化的服务,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经开区,赋能产业发展的还拥有一支“机动队”。
威海芜船今年要完成下水八条、交船四条的任务,船段无处可放成了挡在企业眼前的难题。经开区迅速行动,成立由区建设局、崮山镇政府、经发控股集团等组建的“芜船用地攻坚专班”,逐一攻克民房拆迁、湿地调整等堵点难题和手续报批。目前,项目已进入土地平整及硬化阶段,威海芜船即将在“家门口”拥有50亩的堆场。
面对威海芜船,经开区在服务链主企业这盘大棋上,布局是全链条、前瞻性的,不只是扶上马送一程,更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程”服务。
经开区经济发展局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谭辉介绍,“我们也在协调广安城投、山东海缆,他们有相关的码头可以协调一下,给芜船作为临时的舾装码头使用。对企业长远的一些问题,我们也有更多的考量。”
经开区落实“一企一策”,精准“滴灌”,以“保姆式”服务和“常态化”陪伴,为龙头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1—8月份,经开区46家“骨干膨胀一批”企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29%,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个百分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