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2025-11-12 09:40:28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正式批复,批准青岛市建设胶东半岛海洋监测基地。这一“国字号”平台的落户,标志着青岛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迈上新台阶,将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国沿海省份筛选确定的15个国家海洋监测基地中,青岛凭借扎实的工作基础、鲜明特色和突出能力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仅有的3个市级入选单位之一,也是山东省16个驻市监测中心中唯一入选的依托单位。
基地将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特色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研究与新技术设备示范应用,构建区域海洋生态监测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基地将按照“上下协同、统筹调配;国家任务、分工合作;特色引领、创新示范;强化交流、培养人才”的定位,助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基地建设将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美丽海湾建设、打造央地协同发展典范三个维度同步发力。通过建立央地共建协同机制,承担国控海域监测、海洋碳汇及新污染物研究等国家级任务,积极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双碳”布局;应用环境DNA监测、生物图谱鉴定等先进技术,创新构建湾区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持续提升青岛市现代海洋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采用“国家任务+地方特色”双轮驱动模式,深化与国家海洋中心的技术联合攻关,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据了解,基地依托单位——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拥有40余年海洋监测经验。2024年,该中心完成1000平方米海洋监测专项实验室建设,涵盖海水水质、海洋环境DNA、生物毒性及新污染物监测等前沿领域,并与驻青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实验室,推进监测数智化转型。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海洋碳汇监测试点城市,获市级财政1093万元能力建设资金支持,配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先进设备,建成了海洋生物标本库,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环境DNA等领域的监测能力。
目前,基地已牵头完成胶州湾生态健康评估等20余项国家级项目,联合开展海洋碳汇、环境DNA等科研工作,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创新应用中心,共享千吨级海洋监测船,形成“实验室+生物基地+科研平台”一体化监测体系。获批建设胶东半岛海洋监测基地,为提升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研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青岛市将按照“实质化、特色化、业务化、国际化”原则,聚焦技术提能、人才聚能、产业赋能三个重点,深化天空地海立体监测技术应用,构建央地共建共享资源集群,打造国内领先的特色海洋监测基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注入强劲“蓝色动能”。(记者张晓帆通讯员王诺楚翠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