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数字桃”里的“甜经济”

来源: 大众新闻2025-10-29 09:00:00

  秋已深,冬渐近。在肥城市桃园镇北僧台村,桃子姑娘生态农场1.33公顷冬雪蜜桃进入集中销售季,农场负责人阴丽云正通过直播间向网友推介:“冬雪蜜是肥城桃晚熟的最后一个品种,脆甜爽口、香气扑鼻,错过要等一年吆!”

  阴丽云介绍说,这里的冬雪蜜桃虽个头小,但口感出众,每箱能卖到60元。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场还搭建了“桃+山货”产业联盟平台,将肥城桃与周边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同时吸纳30多名周边村民参与田间管理和采收,村民农闲时在家门口就业,每天能收入100元左右。

  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和物流网络的完善,肥城桃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从本地市场走向全国。肥城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桃农触网营销,开展电商培训,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帮助桃农拓展销售渠道。

  在仪阳街道刘台村,许多桃农同样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直接向消费者展示桃子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和品质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通过直播,我们的桃子可以卖到北京、上海甚至更远的地方,价格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刘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学军说,大数据分析也为精准营销提供了支持。

  刘学军介绍,通过对消费数据的分析,桃农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消费偏好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提高销售效率。同时,溯源系统的应用让每一个桃子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桃子的产地、生长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春夏秋冬桃满园,一年四季有钱赚。如今,肥城桃种植总面积已达10万多亩,年产量25万吨,品牌价值高达41.12亿元,不仅是“响当当”的名片,更成为点亮乡村振兴、滋润民生福祉的“甜蜜引擎”。

  在肥城,卖桃早已不再是提篮叫卖,一部手机、一根网线,直播间里引客来,就连传统的桃树种植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变革。物联网传感器、智能滴灌系统、无人机监测等科技手段的应用,让桃园管理实现了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转变。

  “过去种桃全凭感觉,现在手机上的App实时显示土壤湿度、肥力情况,什么时候浇水、施多少肥,都有科学依据。”新城街道西尚里村桃农李勇说,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桃树实现了精准灌溉,水肥利用率大幅提高,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桃子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大数据分析也为桃产业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通过对气候、土壤、市场等数据的综合分析,相关部门可以预测病虫害发生概率、市场供需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桃农调整生产策略,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如今在肥城,肥桃种植的数字化场景随处可见:天上有无人巡查机在盘旋,地上有巡检机器人和遥控打药机在作业,土里埋着智能传感器,大棚上装着智能感应系统…… 从开花、结果到销售,肥城桃的生产种植全过程,早已迈入了“数字化时代”。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