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鼓励济南、青岛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突出示范引领,培育一批重大数字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高地,带动全省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引导鲁西、鲁南等地区结合乡村振兴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进曲阜、淄潍、泰山、崂山昆嵛山四大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片区和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四大红色文化片区规划建设。围绕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深化重大文化片区建设,推进“山东文脉”“海岱考古”、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等重点工程,加强泰山、“三孔”等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青岛老城区申遗,丰富提升“礼出东方”“稷下学宫”等文化标识。到2025年,基本形成“东西地区相得益彰,城乡文化产业互补提升,八大文化片区引领示范”的全域文化产业均衡发展新布局。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弘扬墨子文化创新精神和鲁班文化工匠精神,传承创新齐鲁文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支持创建建筑设计创新平台、时尚服装设计创新创业平台等;鼓励创建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影视文化消费先行体验区。
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3257家,较上年增加331家,增长11.3%,企业数量创近年来新高。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12家,超过十亿元的企业达到78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省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668.7亿元,增长5.7%,增速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规模占全国的5.9%。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达到111.3万人,增长3.6%。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3.6亿元,增长达9.0%。
近日,全国五岳题材美术作品联展在泰安启幕。来自泰安、渭南、衡阳、大同、郑州五岳所在地的市级文联代表齐聚泰山脚下,共同签署《文艺交流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五岳文艺协同发展迈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
近日,“文明中国·看山东”典型案例发布会在潍坊举行,现场公布了12个省、市、县级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到诚信友善品质塑造等,从临沂的“沂蒙精神代代传”,到潍坊的“手拉手亲子共成长”,这些生动的故事、扎实的项目,既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仅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了“新时代美德山东”的丰硕实践成果,也为推进文明中国建设走深走实,贡献了一份富有启发借鉴意义的“山东答卷”。
作为孔孟故乡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山东这片土地上,自古便浸润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的思想光辉。为深入挖掘并弘扬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山东省于2018年9月创新性地创办了首届儒商大会,并确定每两年举办一次,持续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
自《生万物》《我们的河山》在央视热播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动借势、深度谋划,成功掀起“跟着影视游临沂”的文旅热潮,将影视热度精准转化为经济动能。“双节”假期,全市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24%、14.69%,影视带动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