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复材展以“可持续发展与智能制造”引领行业新风向
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CCE 2025)即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展会以“可持续发展与智能制造”为主题,共吸引全球852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展会同期还将举办高层论坛、技术讲座、新闻发布会、技术培训及国际洽谈会等近百场专业活动,集中展示复合材料在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中的前沿成果与应用实践。[详细]
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CCE 2025)即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展会以“可持续发展与智能制造”为主题,共吸引全球852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展会同期还将举办高层论坛、技术讲座、新闻发布会、技术培训及国际洽谈会等近百场专业活动,集中展示复合材料在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中的前沿成果与应用实践。[详细]
就在不久前,赛轮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产品问世,该系列不仅通过创新材料技术攻克了困扰行业百年的“魔鬼三角”难题,更以颠覆性的彩边工艺重新定义轮胎美学,开启了轮胎“高性能+高颜值”双轮驱动的新时代。[详细]
作为VR设备的核心组件,光学模组通过对光线的折射、反射等精密光学处理,将屏幕图像清晰、舒适地传递至用户眼前,其品质直接决定了用户的沉浸式视觉体验。项目园区内的3号厂房,便是专为VR整机生产关键光学模组配件的核心区域。步入厂房,精密注塑成型、精密量测、先进镀膜、自动化组装测试等功能分区科学排布、紧密衔接。一条条高效运转的产线,实现了光学模组核心部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主、高效精密制造。[详细]
根植于山东化工沃土,联泓新科的成长携“地利”之势。作为全国化工第一大省,山东产业链条完备、人才资源丰厚,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更以专业配套为企业高效运转护航。[详细]
现在人工智能、AI技术迭代非常迅速,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利用丰富的应用场景,结合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改造传统制造业。铝板块在全球率先把AI技术引入电解铝生产工艺,用“智慧大脑”替代人工经验判断,使得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能耗也大幅度降低。[详细]
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7月15日下午,在济宁市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围绕“山东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高地”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据悉,近年来,山东省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全省装备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详细]
近年来,昌邑市立足区域内纺织印染业发展布局,通过龙头引领、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积极探索超纤产业培育新模式,涌现出一批以山东凯泰超细纤维等企业为代表的纺织产业转型“领头羊”。[详细]
在具体实践中,邹平市紧紧围绕“品质滨州”建设,锚定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核心区”,坚定不移地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聚焦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集聚要素资源、政策资源、服务资源,推出系列务实举措,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赋能高端铝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速建设千亿级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实施总投资185亿元的39个新材料产业项目。贵研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国瓷高端陶瓷材料产业化等项目相继投产,稀土汽车催化产业形成全链条闭环,功能陶瓷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及先进碳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新材料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详细]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一批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全省仅9个平台入选,由威海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威海临港新材料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元主体联合共建的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入选,是威海市唯一入选的平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