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启动建设。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临沂城区东南部、北京至上海中间地带,京沪、日东、临枣高速在境内和附近交汇,205、327国道过境;同三、新亚欧大陆桥两条铁路贯穿;毗邻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4大港口;鲁南高铁建成通车,北上直达济南和北京等地,南下联通长三角等地。临沂机场坐落境内,目前已开通国内航线20多条,年旅客吞吐量近100万人次,形成了陆、海、空三通的立体格局。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新高地”工作思路,聚焦主业抓发展,奋发有为创一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获评“联合国绿色工业平台”、 “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单位”、“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产业园区影响力百强”、“中国产业园区营商环境百佳”、“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 “国家级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贯通南北 连接东西通达全国 辐射世界
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点
南北交汇,海陆空兼济,发展空间广阔,交通极为便利,使临沂对外联系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内外双向互动,辐射海内外。
6小时车程可达京沪,海陆空交通多维交汇
公路:京沪高速、日东高速、天汕高速、临枣高速、205国道、327国道。
铁路:同三铁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
海上:临沂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岚山港四大港口。
空中:临沂机场坐落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距连云港机场80公里;距济南、青岛国际机场240公里。
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
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于2017年12月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设立,产业中心下设办公室、招商部、项目推进部,现有人员26人。2018年是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开发区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高地”总体决策部署和““好于去年、全面提升、注重质量、争创一流”的开发区工作总基调,围绕“一大目标、办好一个会议、突出三个重点、坚守一条底线、落实五个措施”的工作思路,秉持高效、创新、务实、奉献理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中心企业10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有进出口业绩企业14家。2018年预计实现税收6.25亿元,其中过千万企业16家。预计完成地方收入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2%。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2.93亿元,同比增长26.9%,完成全年任务的117%,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继续聚焦激光、机器人、工程机械三大产业,不断提升园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激光产业。抓住奔腾激光落户园区机遇,优化服务,加快手续办理、细化分解项目建设时间表,推动奔腾激光10月份竣工投产。以奔腾激光为龙头,充分利用中国光学学会平台,谋划中意激光产业园建设,加大对激光产业上下游项目的招引力度,推进形成激光产业群。
聚焦机器人产业。重点加快帅科智能机器人、沈阳机床i5制造产业项目、温州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落地推进速度,加快南京埃斯顿机器人、上海名匠智能系统等项目的洽谈推进速度;同时积极推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应用,着力培育机器人产业。
聚焦工程机械产业。重点实施“三大工程”:投资15亿元的山东临工挖掘机智能制造水平与产能提升项目、投资4.3亿元的山重建机万台挖掘机新增产能生产项目及投资3.5亿元的临工金利产业园建设项目,通过厂房扩建、设备更新、产能提升,着力打造年产4万台挖掘机生产基地。通过以商招商,促进烟台星辉液压件等工程机械配套项目落地,推动沃尔沃摊铺机国产化,持续用力,不断擦亮“中国工程机械名城”这张名片。
新兴产业培育中心
新兴产业培育中心于2017年12月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设立,产业中心下设办公室、招商部、项目推进部,现有人员32人。产业中心共有企业312家,细分为七大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18家、新材料产业52家、绿色环保产业21家、现代服务业75家、信息电子产业49家、现代金融业43家、总部经济54家。
新兴产业是我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是支撑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围绕动能转换、产业培植、创新驱动、数字经济为重点,以实施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金融总部聚集发展“三大工程”为抓手,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锐意进取、实干争先,努力争当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0亿元,增长16%,税收7.67亿元(剔除关税),同比增长12%,合同利用市外资金20亿元,到位资金5.1亿元,引进B类创业人才2名,B类创新人才1名。
下一步,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将始终坚持目标导向、责任导向、问题导向和纪律导向,在推进项目落地上下功夫,在提高安商服务上作表率,在改善营商环境上创实绩,在加强作风建设上守底线,为建设一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医药健康产业孵化中心
医药健康产业是我区重点培植的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是全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区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实现创新、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12月12日,开发区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健康产业园区、综合招商局和广东招商办事处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医药健康产业孵化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招商部、项目推进部三个部门,其中综合办公室负责经济运行、技改扩建、安全生产、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招商部负责招商引资、技术和人才引进等工作,项目推进部负责项目落地服务等工作。
中心现有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华大基因、中国中药、修正药业、万通药业、海普瑞、翔宇药业、百睦医疗、中健康桥、回头客等行业优秀企业70家,其中工业企业64家、医药商贸物流企业6家,产业涵盖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医疗器械、保健和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医药商贸物流、药用敷料及包材、精准医学产品、休闲食品等9大产业门类,2017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8.38%;完成税收2.22亿元,同比增长15.12%。
中心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整合利用全市在商贸物流、道地药材、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继续做大做强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物及制品等现有产业门类;率先培植现代中药、医药商贸物流、高端医疗器械、保健及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五大产业集群;全面启动产业孵化平台、产业加速平台、产业落地承载平台、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公共服务配套平台、产业融资发展平台等六大产业支撑平台的论证和建设工作,打造覆盖医药健康产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支撑体系。最终将中心建设成产业集聚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创新创业氛围活跃,省内一流、全国知名、辐射鲁南苏北的新兴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专业化、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了世界500强沃尔沃、山东临工、山重建机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开发区已集聚美国IBM、印度SRM公司、印度班加罗尔IIHT集团、软通动力、清华紫光等140家IT企业。
医药食品产业:医药方面,聚集国药控股、翔宇集团、一方制药、华润医药物流、瑞盛生物、友康生物等知名企业。
总部电商产业:中国第二大、第三大B2B电子商务平台——慧聪网、中国网库和中国最大生活信息服务网站——赶集网等签约入驻。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东部铜业投资22亿元建设的再生铜产业化项目不断壮大,去年实现产值175亿元。广亚铝业投资12亿元建设的铝制造项目投入运营。
智能制造产业。以山东临工、山重建机、柳工机械等整机生产企业为支撑,以金利液压、三友重工、宇顺机械等配套企业为骨干,年产值约300亿元,主要生产8大类整机产品,包括装载机、挖掘机、叉车、自动引导运输车、压路机、矿山破碎机、平地机、摊铺机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共有50多个品类,主要包括液压件、变速箱、结构件、驾驶室、驱动桥、铸锻件、回转支承、电器件等。其中,山东临工装载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7%,行业第一,临工挖掘机市场占有率达到10%,全国第三;山重建机市场占有率7%,形成了全国知名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利用三年时间,打造1000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医药健康产业。现有生物医药企业涉及中药、化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物流、医学服务六个产业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以一方制药、修正药业、翔宇药业为领军的现代中药产业链,以甘李药业、中健康桥、鑫惠药业为骨干的新型化药产业链,以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药控股为龙头的医药物流产业链。依托临沂市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加快编制实施“沂蒙药谷”产业园,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特医食品、医学服务、生物医用材料、药品辅料与包装材料等细分产业,配套导入CRO、CMO、CDMO、检验检测等产业配套服务平台,将在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较强的补链、延链、强链效应。利用三年时间,建设鲁南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示范园区,打造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战略新兴产业。依托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齐鲁光谷产业园,目前光电产业已集聚奔腾激光、华工激光、北京泓川、镭光金属等10余家激光光电企业,重点推动新础激光、沃思互联、大洲激光加快车间装修、设备调式,争取早日投产。推动沂蒙光谷光电产业园二期开工建设,积极洽谈引进沃思科技、华俄激光、华夏星光等科技引领型光电项目签约落地,利用三年时间,打造100亿级光电产业集群。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评“联合国绿色工业平台”、“中国十大效能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沂河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由临沂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为2020年市重大建设项目。项目位于沂河新区联邦路与金升路交汇处西南,总占地面积约447亩,总建筑面积46.9万㎡。
园区主要以智能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为依托,以服务、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为宗旨,聚集一批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临沂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
二、临沂国际生命健康城项目
该项目由临沂东部生态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沂河新区华夏路与香港路交汇处东400米路南,是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而打造的重大产业平台项目。项目围绕现代医学服务和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制造两条主线进行设计,规划占地327亩,总建筑面积50.5万㎡,重点建设医药健康总部平台、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健康产品研发孵化平台、医药健康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四个功能板块,配套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公寓等相关载体设施。
该园区主要招引承接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制造、总部平台建设类项目入驻。
三、沂蒙光谷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原华工激光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由临沂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为2022年省重大项目。项目位于沂河新区昆明路与珠海路交汇处南侧,总占地面积约758亩,总建筑面积83.42万㎡。
该园区主要招引承接激光生产制造类项目入驻。对全区创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和推动临沂激光科技智造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沂蒙云谷智慧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由临沂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为2020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位于沂河新区沃尔沃路与珠海路交汇处西200米路南,园区规划总占地270亩,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临沂华为大数据中心、孵化应用中心及创智中心并交付使用,共占地约87亩。园区先后荣获2021年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山东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名录库。
该园区主要招引承接信息科技、创新孵化类项目入驻。
五、中关村软件园项目
该项目由临沂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沂河新区沂河路6号(沂河新区管委会西侧),于2014年3月建成,占地面积31.82亩,总建筑面积约9.2万㎡。
该园区主要招引承接总部经济类项目入驻。先后获评“省级软件园”“省电子示范商务基地”“临沂商城十佳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并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合作共建中关村临沂软件产业基地。
六、高端健康休闲食品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由国有控股临沂城投金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为2023年市重大项目。项目位于临工路与中山路交汇处东南。项目规划用地约623亩,建筑面积71.2万平米。
该园区主要招引承接高端休闲食品类项目入驻。目前,已签约企业有远腾(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典实业有限公司2家,在谈并初步达成投资意向企业10家。
七、临沂智谷产业园(中南高科)项目
该项目位于沂河新区联邦路与临工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32.4万㎡。一期用地面积约268亩,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3家,包括山东中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汉骏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迷彩消防有限公司等。
临沂智谷产业园主要招引承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项目入驻。
真诚地欢迎您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业,期待着与您携手合作,共创辉煌!
电话:+86-539-8785017 8780966
传真:+86-539-8785011
办公室:+86-539-8781111
邮编:276023
经发局邮箱: kfqgwh@ly.shandong.cn
地址: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创业服务中心(沂河路3号)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