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加快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来源: 大众日报2025-11-05 11:07:54

眼下,在中国药科大学—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逢时科技)海洋多肽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系统开展南极磷虾多肽药物的活性筛选与功能验证。该项目由逢时科技与中国药科大学徐寒梅教授团队联合推进。

  目前,研究团队已完成南极磷虾基因组的全面解析,并成功筛选出6条活性多肽药物。未来,双方将深入探索南极磷虾多肽在动物体内的抗衰与抗肿瘤活性,加速推进相关产品上市进程。

  “公司以南极磷虾为核心开展药用价值开发,正从多维度突破海洋药物应用边界。”青岛逢时海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学鹏介绍,公司一方面在降血脂、脂肪肝、痛风及骨质疏松等领域持续攻关;另一方面,开发脑部疾病靶向药物,同时向海洋中药领域拓展,提升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递送能力。

  逢时科技“向海问药”的新突破是青岛市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的生动写照。在以逢时科技为代表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领域,青岛市已形成以西海岸新区和崂山区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以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制品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并产出一批国内外领先成果。

  海洋是青岛市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蓝色大海孕育无限机遇。为激活蓝色动能,青岛市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今年,青岛市出台了《关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全面推动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31项任务中14项聚焦科技与产业,并首次以青岛市委、市政府文件明确建设“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海洋经济发展划定清晰路径。

  “我们以‘4+4+2’产业发展为主线,明确海洋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具体措施。”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戚永战表示,青岛市正通过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培育海洋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陆海统筹、全域联动、资源融通的总体布局,打造体系完整、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海洋产业格局。

  今年以来,在顶层设计指引下,青岛市坚持产业更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创现代海洋产业新优势,亮点频出。

  传统产业焕新。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深蓝”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建成投用。青岛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国第4位。海上旅游联合运营体,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建成全球最大的海藻酸盐生产基地。

  新兴产业突破。“海葵一号”等海工重器交付运营;抗肿瘤新药海藻倍他葡聚糖(BG136)启动临床二期试验;全市海水淡化规模达到34.5万吨/日;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一期首批并网发电。

  未来产业布局。推动中国海洋大学与招商局工业集团联合成立海洋工程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在研及应用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32个。

  重大项目是构建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青岛市加快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青岛市在建海洋重点项目137个,开工在建率80.59%,完成投资212.9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2.94%,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海洋药物研发到海工重器制造,从功能性新材料突破到现代化港口升级,青岛市向海求新的实践正全面铺展,现代海洋产业的崛起之路愈发宽广。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