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聊城日报2025-08-29 09:00:00
聊城市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省级实验室创新能级跃升 市级实验室优化重组深入推进 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专场。会上,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袁余成介绍了我市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成效,以及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的目标、具体任务及体系建设的创新机制。 我市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以“三强三共四化”为核心抓手,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布局1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数量较上年度接近翻倍,成功跻身全省“1313”实验室体系,位居鲁西地区前列。“三强”(强组织、强政策、强考核)筑牢建设根基,“三共”(平台共建、技术共研、人才共育)激活创新动能,“四化”(科研产业化、资源集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产业精准化)提升综合效能,为产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聚焦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是2年内构建布局科学、层次清晰、特色突出的体系,保持200家左右规模。重组后,实验室研究领域与区域布局将更适配12条重点产业链,承担重大任务、产学研融合及突破关键技术能力显著提升,能够集聚顶尖人才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 具体任务围绕“五个一批”展开:提升一批优质实验室,引导其联合高校院所扩队伍、引人才、增投入;优化一批方向欠佳实验室,结合产业需求助其整合资源、确立精准方向;整合一批相近实验室,推动跨单位组建跨学科实验室,同一依托单位有多家相近实验室的须主动重组;撤销一批不合格实验室,对长期无成果或不参与重组的坚决清退;新建一批前沿特色实验室,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龙头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填补空白。 体系建设创新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推进实体化建设,支持实验室成为依托单位二级独立机构或独立法人,推行主任负责制;鼓励高水平带头人任主任,实施“双聘制”培育复合型人才;强化产业赋能,要求12条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确保重组后70%以上实验室有企业参与;深化开放合作,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