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 机器人产业从“零件散落”到“齿轮咬合”

来源: 大众日报2025-08-07 09:14:03

前不久,优宝特“行者泰山”二代产品在泰山盘道完成拉练测试,在陡峭台阶、碎石路面以及湿滑岩壁等复杂场景下,展示出超强的适应能力。不只是优宝特,国网智能、兰剑智能、奥太电气、德晟机器人、科亚电子、浪潮智能终端……在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2024年济南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102家,核心产业规模约150亿元,占全省半壁江山。

如今,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赛道。今年以来,济南市紧抓风口,成立专班、出台扶持政策、搭建载体、招引企业补短板、发布三张场景清单、成立产业联盟……在激烈竞争中,打法逐步清晰。

零部件版“滴滴”快速补链

机器人产业崛起的背后,是产业链的支撑。

“机器人的很多零部件有赖精密加工,我们本地配套率还比较低,一般是跑到长三角、珠三角寻找供应商。”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永介绍,这其实给企业带来了不少困扰,比如近期优宝特机器人要参加一项比赛,从深圳订购了一批配件,但是到了交货期,加工厂还不能交付,就只能派人到深圳去跟进,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在前期服务企业过程中了解到,不少企业有着同样的困惑。“机器人产业刚起步,还在快速发展阶段,济南在产业上游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等仍存在短板。”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赵配才说。

短板恰恰是最急迫的发力点。为此,专班深入调研、积极对接相关企业。

“5月专班到深圳速加洽谈,7月份速加智能云机械制造(山东)有限公司已经在济南高新区注册,高新区在工业软件大厦给我们配套了办公场地,推进效率非常高。”速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田雪峰介绍,速加科技本来在山东就有不少客户,且看好济南市场,因此双方合作可谓一拍即合。

据悉,速加科技搭建了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机械零部件云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拥有辐射珠三角、长三角、川渝地区等超过1000家工厂的供应网络。

“以往企业找配套企业人工报价至少需要一两天,且企业能不能做、排期合不合适都不好说,如果一套零部件包含不同工艺还需要联系多家工厂,时间成本很高。”田雪峰介绍,在速加科技平台,企业上传图纸,5秒就可以生成报价,下单后,速加科技会通过系统自动匹配生产能力、排期合适的工厂,如同“滴滴”一般迅速响应,替企业降低综合成本约20%。

田雪峰介绍,速加科技将在济南部署“齐鲁速加云”,打造零配件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机器人产业和新能源装备产业机械零部件加工平台”,实现硬件配套采购本地化,同时计划配备车间,零部件改件可以就地解决。另外,速加科技还将引导本地机加工企业进入平台,承接海外零部件加工订单,实现海外业务落地。

短时间零部件配套企业无法快速补齐的情况,零部件版“滴滴”平台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企业的配套需求。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群的壮大,正是依赖于越来越多这样优质企业的集聚。

8月1日,山东(济南)具身智能港揭牌,为机器人企业落地提供了载体。当天山东泽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纪元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飞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进驻。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杭州飞步科技的目标检测算法、车道线检测算法在全球自动驾驶数据集中排名第一。山东飞步科技首席科学家、无人驾驶技术总监赵德海介绍,企业落地后将发力自动清洁机器人、管廊隧道巡检机器人、景点接待机器人等方向。

“一个人可以跑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范永说,作为本土机器人企业,希望看到越来越多优质企业在济南集聚成势。

政府牵线56个场景匹配

点上的突破有力增强了链上的韧性,济南造“机器人”有了更坚实的支撑。与此同时,济南市发挥场景优势,从下游应用扩围倒推机器人产业加速迭代。

8月1日,在济南机器人产业政策宣贯暨首批场景生态发布活动上,山东亚历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而这次合作的红娘正是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

“我们公司在物流行业、建筑行业机器人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专班发现中建八局一公司有这方面需求时就推荐给了我们。”亚历山大智能科技销售经理岳瑞宏介绍,经过初步对接,下一步将细化技术需求。

这样精准的供需对接,得益于近期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对三张清单的梳理。“我们梳理了首批87个场景需求,28个场景供给方案。”济南市工信局副局长、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耿汝年介绍,通过对供给与需求清单的精准比对,发现初步能够供需匹配的场景有56个,涉及教育业、建筑业、道路运输、制造业、农业、卫生等11个领域。

他表示,场景匹配不仅搭建起了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的高效桥梁,让企业的技术能力有了用武之地,也让各单位的需求得到精准满足,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中“有技术无场景”“有需求无供给”的痛点。更重要的是,这为济南市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产业链的完善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经过梳理,我们还发现,济南工业机器人具备优势,但是服务机器人、消费机器人领域相对较弱。”赵配才介绍,这也是下一步重要的发展方向。

机器人应用场景众多,济南确定了3类场景作为主攻方向。“第一类是让机器人干人干不了、不想干的工作,如危化品搬运、防爆排爆、救援救灾等危特行业;第二类是让机器人干作业时间长、重复性强的工作,如汽车制造等制造行业;第三类是让机器人做急需劳动力来做的工作,如康养、教育、医疗、商业等民生行业。”耿汝年介绍,针对这3类场景,济南机器人产品重点研发方向也确定了3类,第一类是低成本交互型整机,增强人机交互功能,满足康养、导览、咨询等场景应用,突出交互性;第二类是作业型整机,强化“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性能,满足作业需求,突出作业性;第三类是高可靠、高精准型整机,适应极端、恶劣、危险等类型环境,满足特种作业需求,突出可靠精准性。

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目标明确,产业发力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今年2月,丽阳神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模型产品“丽阳雨露”成为生活服务领域首个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垂直大模型。该大模型基于阳光大姐集团20年积累的480万条服务数据精心训练而成。“这标志着我们的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产业应用的广阔天地。”该公司董事长李硕表示。

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少不了人形机器人作为载体。范永介绍,“优宝特已经多次与丽阳神州对接,探讨人形机器人与康养大模型的结合。”李硕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在康养领域与机器人研发企业、康复辅具及智能家居设备企业方面协同共进。

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大模型等产业的协同,而这些领域恰恰也是济南市优势所在。产业协同、良性互动之势清晰可见。

良好的产业生态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撑。

为抢抓机器人发展机遇,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济南市围绕科技创新、企业培育、金融保障、服务支撑、人才引育以及体制机制建设六大方面,制定出台了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耿汝年介绍,济南将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2大中心任务,做好“挖(潜)+招(引)+服(务)+融(合)”4篇文章,聚焦关键高成长性赛道,通过加大力度“奖”、财金联动“投”、政企合力“促”、聚焦人才“引”等具体举措,坚持培育本土重点企业+对外招引头部企业并重,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实施“机器人+”示范工程,形成“龙头+配套”垂直整合的企业矩阵群,实现“企业成群、产业成链”之态势。他说,济南市将构建“有人才、有技术、有产品、有场景、有应用、有载体”“六有”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打造“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记者 段婷婷)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