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
企业列表
外资来源
产业分布

《关于支持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发展的若干政策》

《淄博高新区鼓励金融、保险、证券等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

《关于支持高新区基金证券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政策》

《淄博高新区关于支持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

《淄博市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若干政策》


交通便利。青银、滨博等高速在区内南北交汇,设有高速下路口3个。高铁30分钟到济南,45分钟到青岛机场,2小时内到北京,5小时内到上海。

科创高地。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研究院108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1家、院士工作站32家。

人才高地。出台“火炬人才30条”,在全省率先发布“青年人才十条措施”,设立2亿元高端人才股权投资基金,组建智汇高新O2O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拥有院士30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5人、“泰山系列人才”59人,省级及以上人才数量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0%;博士、硕士近3000人。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同开设工程硕士班,对就读学生学费、食宿全额补贴。连续三年省级人才工程入选数量列全省区县(含功能区)前三位。

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全市“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学习深圳,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100%划转,“一次办好、拿地即开工、全程代办”成为常态;企业开办2小时办结,开办速度进入全国最快行列。

宜业宜居。规划建设淄博科学城,核心区30平方公里,科学城TBD8.2平方公里,打造“科创新城、生态新城、活力新城”。投资220亿元,建设31平方公里双创公园城,花山、青龙山、九顶山等生态公园景色秀丽。总投资150亿元的华侨城旅游综合体将成为鲁中“文旅高地”。


高水平建设了智能微系统、新材料、电子信息、医疗健康、先进陶瓷、储能、新能源企业等专业园区,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MEMS研发中试、电子综合信息五大公共技术平台。

 1、齐鲁智能微系统创新基地规划面积5000余亩,以MEMS相关产业、光电子、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

 2、医疗健康产业园规划面积5000余亩,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设备、高科技医疗制品等产业,智利打造集“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链条完整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基地。

 3、先进材料产业园占地约3300亩,立足本地新材料产业优势,艺体生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实力为核心,以加快“材料-器件”一体化发展为主攻方向,面向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重点提升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在新兴领域的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前瞻布局高端金属材料与前沿新材料。

 4、淄博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84平方公里,是淄博历史上由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国家级功能区。其中保税加工区1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建设完成,高标准规划了20万平方米研发中心和20万平方米配套服务区。

 5、储能谷规划占地2000亩,依托中国华能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华能华为数字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与头部企业全面合作,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

一、项目名称

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

二、项目单位简介

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毗邻中心城区和高铁北站,规划面积5000余亩。园区集科技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等功能于一体,聚力打造集MEMS、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仪器仪表、机器人、智能电网等优势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与清华同方合作建设了MEMS产业园、仪器仪表产业园,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了“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尤政院士工作站和国内首条6英寸硅基MEMS中试代工平台,成立了以丁衡高院士、尤政院士为首的专家委员会,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三、总投资

园区总投资170亿元,其中仪器仪表产业园和MEMS产业园总投资58亿元,占地约900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一期 23万平方米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四、建设起止年限

一期已建成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形成产能(含进展情况)

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厂房、商务办公和综合服务区,可容纳近500余家电子信息产业公司入驻。目前仪器仪表已建成5栋厂房,已有福瑞德、智洋电气等40余家入驻。综合办公楼正在装修,专家公寓即将开工建设;MEMS产业园已建成5栋厂房,已与博华电子、杭州探针、北京坦达、歌尔声学等20余个平台项目达成合作。

六、产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分析

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将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一批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力争形成100-3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七、拟合作意向及方式

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将重点引进集成电路、MEMS、仪器仪表、软件等企业入园发展。其中,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推进8-12英寸晶圆产线及IGBT、集成电路封装项目,建成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MEMS产业重点完善现有中试平台基础设施,提高工艺水平,发展8英寸晶圆产线,积极推进军工、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机器人等项目,建成全国重要的MEMS产业研发基地、代工基地以及MEMS相关产业应用的集聚地。仪器仪表产业重点发展通信仪器、电力仪器仪表、医疗电子等优势产业。软件产业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和两化融合,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建设智慧工厂、智慧城市。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传彬  熊纪龙

联系电话:(86)0533-3589762

      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一、园区名称

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二、园区简介

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位于高新区的中部,距离铁路货运站3公里左右;南侧紧邻青银高速,东西各有高速出入口连接;距离在建的淄博北站相距7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园区依托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将通过规模扩张和技术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园区规划总面积3640亩,项目用地北起南岭北路、南至青银高速、西起淄东铁路以东、东至鲁山大道。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

三、总投资

该园区计划总投资约160亿元。

四、建设起止年限

2018-2023年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形成产能(含进展情况)

产业园按“一轴双核六区”的结构进行规划建设。

一轴:以南岭南路为东西向发展轴,自西向东发展。

双核:以双整车项目分别结合创智核和汽车文化体验核形成东西发展主驱动力。

六区:两个整车智造区、动力总成区、研发生活区、零部件制造区、汽车文化体验区。

1.两个整车智造区

包含两个整车公司,一个是现状已投入生产的国金整车公司,一个是未来计划引进的第二家大型整车企业。

2.动力总成区

靠近物流和南岭南路,交通便利,用地相对独立,设置利润价值较高的电机、电控、电芯生产企业。

3.研发生活区

结合既有居住区域安排研发生活区。

4.零部件制造区

在两大整车厂中间规划为零部件制造区域,为两侧整车厂提供各种零部件。

5.汽车文化体验区

包括汽车文化体验馆,赛车、试驾体验公园等,延伸产业链,同时成为产业园区的一张名片。

目前围绕国金汽车已有飞轮动力系统、电池PACK、保险杠、座椅、钢板钣金等多个在谈项目准备落地,整个园区建成后将形成千亿级别产业集群。

六、产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分析

山东国金汽车公司是一家具备整车产品正向研发能力,且掌握电控、电驱、电池等“三电”技术及轻量化等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国金汽车集团具有2家下属研究机构,为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试验验证、量产及销售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企业以整车开发为平台,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涵盖项目开发的各个节点,匹配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打造智能移动终端架构,实现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在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方面,重点研发整车控制系统、三电技术、动力总成、车身轻量化、汽车安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掌握其核心技术,共申报专利278项。承担了“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项目”、“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荣获“齐鲁杯工业设计金奖”。国金新能源汽车项目列入2017年淄博市重大项目、2018年山东省重大项目。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将建设集三电(电机、电控、电池)及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供应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链。对新旧动能转换、新能源产业发展集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拟合作意向及方式

合作意向:依托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点引进其他整车制造、电池、电机、电控、装备、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同时,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领军人才。

合作方式:园区招商、资金合作、项目合作等各种可能的方式。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粤

联系电话:(86)0533-3583629

            淄博开放型产业加工中心项目

一、项目名称

淄博开放型产业加工中心项目

二、项目单位简介

该项目由淄博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淄博保税物流有限公司是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运营企业,先后被中国仓储协会和中国仓储服务质量评鉴委员会授予“中国仓储服务金牌企业”;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库区被中国仓储协会和中国通用仓库等级评定委员会授予“五星级仓库”。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占地1582亩,共有仓库21座,总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围网内现有保税仓库6座,海关查验仓库1座,面积6万平方米,围网外有14座13.58万平方米内贸仓库,已逐渐改造为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加工配套区。围网外还建有3.56万平方米的保税大楼。

三、总投资

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投资强度约为270.2万元/亩。

四、建设起止年限

2018-2020年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形成产能(含进展情况)

淄博开放型产业加工中心项目位于淄博综合保税区规划的保税加工区内,项目占地1110亩,主要建设约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约2万平方米生产类配套研发中心,海关监管功能卡口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其中,一期计划建设11个厂房,其中6个组合式厂房(主体二层局部三层)、5个三层厂房,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此次拟开工建设的为标准组合式厂房,建筑面积50428㎡,其中一层19356㎡,二层18346㎡,三层12453㎡,机房层273㎡。《淄博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于2018年6月获市政府批复,《淄博综合保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体设计方案》已完成,项目一期用地的土地招拍挂手续有序推进中。

六、产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将发挥国家赋予的未来淄博综合保税区和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功能优势,逐渐形成鲁中乃至山东省内陆货物进出口集散中心,打造淄博及覆盖鲁中地区的内陆口岸,建成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集聚区和示范区。

七、拟合作意向及方式

合资合作、项目引进等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虔

联系电话:(86)0533-3780166

淄博高新区齐鲁新材料中试基地

一、项目名称

淄博高新区齐鲁新材料中试基地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淄博高新区宝山西路以西、北岭路以南。中试研发平台将搭建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中试功能单元,形成覆盖山东引领全国新材料产业领域发展的中试技术服务平台;服务企业不低于1000家次,每年为企业提供中试技术咨询不低于300项,中试方案设计不低于30项,成功实现中试化项目不低于10项。

三、总投资

总投资131830万元。

四、建设起止年限

    2018-2021年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形成产能(含进展情况)

该项目建设用地159183平方米,总计容面积2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2000平方米)。包含28栋2层厂房、6栋2-4层中试平台公共服务区、2栋6层倒班服务区建筑面积共174780平方米(计容面积201780平方米),3栋4-7层综合服务区、1栋2层公共配套区建筑面积共17220平方米。项目容积率1.31,建筑密度38.42%,绿地率14.23%,地面机动车停车位650个。目前正在进行土地招拍挂前期工作。

六、产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立足技术的引进吸收和集成创新,整合已有的各创新资源,将检测平台、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大物理空间概念的研发、中试、孵化、公共服务大格局。建成后按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项目60家入驻的规模,企业入驻达产后的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利税1.4亿元,预计解决3000余人就业。

七、拟合作意向及方式

将要入驻新材料领域完成小试拟进行中试及产业化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项目,主要包括引进的大企大院大所大校的成果转化项目,共建研究院、孵化器企业需进行中试的项目等。立足技术的引进吸收和集成创新,整合已有的各创新资源,将检测平台、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大物理空间概念的研发、中试、孵化、公共服务大格局。主要包括:综合服务区、中试区、产业化区、配套公寓、公用配套区。

合作方式:各种形式的合作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廷鸿

联系电话:(86)0533-3585243 

淄博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

一、园区名称

淄博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

二、园区简介

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园规划面积6000余亩,主要由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保健品三大板块组成,是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入驻企业50余家,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有充足空间供企业发展。

其中,由淄博鲁创正在建设的17万平方米的医药创新中心,是集研发、孵化和产业化示范为一体的公益性、专业化创新产业园区, 近期投入使用;建有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已有30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和机构申请入驻。

以新华医疗为依托建设的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精密制药装备、家庭健康产品、养老康复等产业,周边关联企业10余家。

以新华制药为依托的医药制剂、化学原料药等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已建成占地80亩的现代国际医药合作中心及17万平方米的医药创新中心正在验收。

以圣海保健品公司为依托,以生物科技及健康科技为主题,专业打造高端健康服务产业,建设健康云数据服务中心、健康产品生产、研发、孵化中心。目前华润三九已收购山东圣海65%股权,着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周边发展空间充足,欢迎意向企业前来洽谈,联合开发合作。

三、总投资

园区一期总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

四、建设起止年限

    2017-2020年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形成产能(含进展情况)

医药创新中心:占地约45亩,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主要由A座、B座综合楼和C座、D座实验楼组成。已建成正在验收。

国际医药合作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0281㎡,建设四层钢混结构医药国际合作中心车间,建筑面积42824.8㎡,以及配套医药物流中心、物流出入口、门卫、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华润圣海保健品产业园:主要建设保健品企业生产厂房、研发基地及公共配套等,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部分厂房正在建设中,洽谈入驻企业10余家。

六、产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分析

    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吸引医药健康产业全方向的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孵化企业、产业化企业研发中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园发展,形成一个研发基地,有力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产业的升级。

七、拟合作意向及方式

项目引进、企业入驻等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苏秀琴

联系电话:(86)0533-3588466

淄博科学城项目

一、园区名称

淄博科学城

二、园区简介

淄博科学城充分发挥高铁新城区位优势,围绕淄博市主导产业,紧盯大企大院大所大校加大合作力度,共建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各类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创新和人才引进成本,营造资源共享、信息畅通、便捷高效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科研院所+基地”的产业创新模式,打通“研发-孵化-中试-成果转化”通道,加快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淄博市新旧动能转化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总投资

一期工程占地595亩,计划总投资60亿元。

四、建设起止年限

2018-2023年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形成产能(含进展情况)

一期工程占地595亩,其中研发园占地290亩、高端人才居住区占地215亩,中试基地占地90 亩。

六、产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分析

园区主要引进聚集大企大院大所大校设立分支机构、合作共建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与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院等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引进和聚集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领域内的骨干企业的研发机构;聚集全市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引进和聚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吸引入驻大企大院大校大所分支机构50家以上,检测认证机构5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50家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500家以上。园区建设完成后,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5亿元,带动就业20000人。

七、拟合作意向及方式

各种形式的合作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新恩

联系电话:(86)0533-3588589


电子信息产业是淄博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着重布局MEMS、光电子、化合物半导体三大板块。其中,MEMS相关领域:依托与清华大学共建的MEMS研究院,建成了6英寸MEMS研发制造平台和智能微系统平台,具备了从芯片研发设计、中试、产业化批量生产整个工艺流程;光电子领域:依托中科院半导体所,建成了微纳集成光子中心,实现光电芯片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到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拥有国产自主可控的光纤水听器、MicroLED微型显示器等项目,为高轨“北斗”、低轨“星网”、海底“光纤水听”等国家战略性工程解决“卡 脖子”问题;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重点布局碳化硅、氮化镓等细分领域,拥有新型显示用ITO 靶材、半导体功率器件、IGBT模组等项目。现有企业包括智洋创新、信通电子、新恒汇电子、亚华电子、齐芯微系统、强茂电子、中科际联、绿能芯创、淄博芯材、兆物网络。

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国金汽车拥有山东省内唯一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牌照优势,构建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智能网联等全生态新 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同时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园,目标招引新能 源汽车上下游的相关企业。现有企业包括:金谷控股、齐兴能源、友邦科思茂、科源新材料、希诚新材料、卫蓝海博等。

高新区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医药制造、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形成从科技研发创新到项目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建有多个产业园区。高新区是山东省最大的医药产业基地,医药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持续保持全省第一。目前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和保健品板块产业链齐全,技术国内领先,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生物医药产业经济规模位居全省前列,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全国第26位。高新区新医药产业链上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主板上市企业3家为新华制药、新华医疗、亚华电子,母公司主板上市企业3家为华润圣海、淄博海泰新光、淄博荣昌制药。

新材料是淄博高新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依托淄博市的资源、科研和产业优势,通过技术攻坚、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先进陶瓷、功能玻璃、聚氨酯等细分领域为主导方向,取得了一批居于国内外领先的重要成果。目前,高新区新材料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2家(硅苑科技、工陶院),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等省市级研发平 台 40 余家,建设了全省唯一先进陶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拥有院士8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15人、泰山产业领军人物22人。

智能装备产业是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打造了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壮大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智能电机等领域,加速引培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聚集了淄柴新能源、得普达电机、中材淄博重型机械等传统设备制造企业,和以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纽氏达 特机器人、瑞邦智能等智能装备生产企业,成为淄博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

淄博高新区现有各类物流企业120余家,其中重点物流企业19家,包括无船承运平台企业 1家(海旺达供应链),电商平台企业1家(聚米电子);淄博综保区2家(淄博保税物流、山东陆港国际物流);冷链物流1家(青岛新协航);国际货物代理企业1家(行丰国际);提 供交通运输仓储服务企业9家(中外运齐鲁物流、能链物流、新时空物流、澜筹经贸、朗程国际物流、坤厚通物流、得益物流供应链、天畅国际物流、付山铁路货运);危险货物运输企业4家(大地交通运输、昌宏运输、康胜经贸、宝盛达化工)。


高新区花山公园.png

高新区花山公园

近期,淄博高新区四宝山区域生态文化旅游总体规划论证会在火炬大厦召开。会议就四宝山区域修复观光、生态娱乐、会议休闲、生活居住、特色产业及文化创新六大板块的理念和方案,实施必要及推进前景进行了专家论证。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淄博市中部,涵盖四宝山、花山、黑铁山、九顶山、柳毅山、玉皇山、牧龙山、青龙山、隽山等九座自然山体和水系”。总规划面积约1711公顷,其中核心面积约320公顷,其中风景游赏用地750.6 公顷,游览设施用地185.6公顷,居民社会用地359.4 公顷,交通与工程用地127.3 公顷,水域44.8 公顷,耕地243.3.3 公顷。建设时限为2018—2030年。

淄博高新区四宝山区域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实施后,不但能提高高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环境生活品质,同时也是适应城市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促进淄博市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壮大、充实淄博市文化生态建设内涵。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周边村居就业人员近1.5万人左右,年接纳游人近10万人左右。

 评审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规划单位编制的《淄博高新区四宝山区域生态文化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情况汇报,详细阅读了规划成果,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指导思想先进,内容丰富翔实,成果体系完整,符合《旅游规划通则》的技术规范要求;《规划》充分利用东南片区山系得天独厚的山体资源,发掘地域文化,建设优美矿山山体景观,优化城市环境,完善绿地系统服务功能,丰富城市生态和文化内涵,满足市民郊外户外休闲的需要。《规划》发展定位准确,功能布局合理,项目策划丰富,产品体系完整,支撑保障体系完备,对四宝山区域旅游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评审委员会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并建议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

 会上,评审专家还就项目筛选、文化挖掘、市场定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安全规划、项目盈利模式、生态修复以及相关规划的衔接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构建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与金融科技、高端物流两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形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两个千亿元规模产业集群,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

淄博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淄博高新区就座落于淄博中心城区的东北部。淄博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210公里;距青岛港210公里、天津港320公里、日照港280 公里。

淄博高新区坚持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为方向,打造淄博“三区一窗口”(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集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的示范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持之以恒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科技创新、优化发展环境。

真诚地欢迎您来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兴业,期待着与您携手合作,共创辉煌!

高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综合科科长

张尧  0533-3589123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