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
企业列表
外资来源
产业分布

济宁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5万人。高新区连续3年获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连续5年获全市开发区考核一类第1名,在全省160个开发区中排名第12。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

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建设了工程机械、光电信息、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4个国家产业基地和国家北斗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工程机械及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终端、现代服务“七大产业”蓬勃发展。山推股份、小松机械、重汽济宁商用车等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41.6%,高端装备产业本地配套化率接近60%,为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培育国家、省、市“专精特新”“瞪羚”等优质企业104家,智能制造装备被评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体化道路机械智能制造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获评全省唯一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全力建设济宁科学城,打造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成立全省第一家实体运作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我区建有各类创新平台300余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9个,高新技术企业267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2.06%,获评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

“双招双引”。在全市率先成立专业化招商发展集团、人才发展集团,21个国家和地区、15家世界500强投资高新区。总投资106亿元的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成功奠基,到位内资、使用外资总量连年居全市第一。蓼河国际英才港列入市级战略,聚集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2名、国家级重点人才23名,常驻外国专家300余人。2022年高新区自主培育国家级重点人才3人。

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推行区域评估“283”新模式,重点事项办理进入“一天时代”,成为全市唯一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权力事项的区域。在全市率先实现三甲医疗资源进社区,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4%、公办率达60%。建成区道路425公里,绿化覆盖率45.5%。红星爱琴海、奥特莱斯引领消费潮流,高品质商业小区、公租房、人才社区满足各类人才需求。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等“一排底线”,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竣工,高新制造畅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1.2亿元,增长44.6%,获评山东省国际合作特色园区。

产业载体。高新区服务7大主导产业,规划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产业聚集、蝶变发展。共打造了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智能终端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城、生命科学中心、麒麟岛双创基地、均和云谷·济宁创新谷科技园等多个优质载体,快速承接项目落地。

(一)产业链招商: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定位,紧沿“1477”发展思路,根据高新区七大主导产业链发展规划,绘制产业招商图谱,筛选可行性大、成长能力强的企业为锚点,拉伸核心产业链,精准开展产业招商,带动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巩固工程机械及智能装备产业、汽车船舶及零部件产业强链优势;进一步培育数字经济产业、智能终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发掘医药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增长点。

(二)大项目招商:深入落实“突破央企招商”行动,大力推进“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优强企业招商,全力培育百亿级重大项目,加快形成产业带动效应,同时同步在七大产业领域引进一批专精特新、新型产业的“链主型”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强力带动作用,构建优势互补、梯次发展的发展态势。

(三)资本招商:强化资本运作能力,运用联合投资、参股基金、融资担保等多种方式,形成招投联动的工具箱。充分发挥产业基金促进作用,形成“引导性股权投资+社会化投资+天使投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创新开展揭榜招商”活动,深入开展“委托+代理”招商,以专业招商机构合作为重要抓手,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互促。

(四)园区招商:发挥智慧低碳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金科医养健康产业园等优质产业载体优势,加快项目导入进程,把专业园区招商作为关键抓手,提升产业发展集聚度。同时创新“专业园+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构建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工作闭环,积极探索“园区+基金”一体化生态链招商新模式,打造“顶配版”产业发展平台和高能级产业集聚高地。

(五)科技招商:精准对接大院大所,促进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强化成果合作转化,提升招商项目技术壁垒。建立以“科技+招商”为主的工作体系,发挥科创平台孵化带动作用,强化科创企业对接力度,助力开展技术攻关、产业交流、成果转化等多项服务。依托举办多样化的成果交流会、产业展销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科创型企业落地高新区。

信息技术项目

济宁市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项目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分批实施模式,位于高新区海川路以东,开源路以南,规划用地面积3平方公里。2020年至2025年计划总投资150亿元(包括标准电子厂房投资和引进企业投资),分三期建设总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电子厂房。重点招引智能终端产业链下游企业,包括移动智能终端、高端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生产企业;产业链中游企业,包括显示屏、传感器、摄像头、语音设备、电池、外壳、SMT贴片、集成芯片等生产企业;部分无污染的产业链上游企业,包括金属电子材料、光学材料、半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生产企业。

济宁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是济宁市承载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的重点支撑项目。项目以高新区信息产业园为核心,配有10万平米的数据机房,35万平米的企业办公空间,5万平米生活配套设施。全面贯彻山东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战略,依托华为山东大数据中心,重点引进和培育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等企业。

高端装备项目

工程机械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356亩,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亩,建设内容包括单层厂房、多层厂房、定制厂房、研发中试楼、生产企业总部、配套设施等。项目拟委托专业园区运营商进行园区建设、运营、招商,园区招商项目由运营商与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审定入园。招商产业将依托济宁高新区工程机械整机装备制造基础和市场优势,重点引进工程机械产业链条核心关键部件和先进加工装备生产制造,主要包括大马力发动机、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控制系统、高精度锻造装备、精密加工机床、激光切割、环保喷漆装备等。

应急安全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3亿元,选址西浦路以东、黄王路以南,总占地330亩,重点发展智能消防装备、特种救援机器人、抢险探测机器人、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消能减震装备等以及与安全装备产品相关的研发中心、上游原材料和中游零部件功能模组的生产经营。项目将明确推进以应急安全装备产业园主导产业为方向的招商引资策略,超前谋划一批具备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项目,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并举、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

新材料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选址西浦路以西、苏南路以北,总占地150亩,主要从事材料环保设备生产经营,一期自建厂房、办公楼、研发中心等约2万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VOC环保设备生产线。二期重点发展过滤除尘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保材料及药剂、环保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生产,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质量。

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选址西浦路以东、黄王路以北,总占地1000亩,通过整合区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联合重汽、东岳、天博、玉柴和帝胜变速器等企业,招引发动机、驾驶室、变速箱、液压马达、智能车载设备等关键零部件企业。项目将依托济宁现有汽车产业基础,已进行第一批核心零部件投资企业对接和落地筹备工作,谋划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产业整体发展。

新材料项目

山东新材料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总面积2平方公里,选址位于荣昌路以东、德源路以西、崇文大道以南、诗仙路以北。项目围绕第三代半导体、碳基新材料、消防安全材料、纺织新材料等区内已基本成型的产业链条建设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及定制性园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

高模量碳纤维产业园项目:位于德源路西、嘉达路南,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约157亩,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是集碳纤维的研发、生产、销售、军工航天产品碳纤维结构件的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一期计划5条生产线,年产沥青基碳纤维10吨。

氢枫固态储氢研发制造基地项目:项目二、三期总投资为3亿元,拟选址位于黄王路北、西浦路东。二期加氢站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产品包括压缩机、加氢机、卸气柜、顺序控制柜、车载瓶系统等,总投资额1.5亿元,达产后年度产值10亿元,达产后年度税收2500万元;三期固态储氢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产品包括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制备、活化及测试的高智能化产线、高集约型的储氢拖车、集装箱罐箱、灵便型储氢设备等。项目达产后年度产值15亿元,年度税收5000万元。

医养健康项目

生命科学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位于济宁信息产业园1号厂房。项目主要针对体外诊断(IVD)领域国内生产型企业、国内的初创企业引进和孵化、国外的研发团队或者OEM产品直接引进中国、国内的大学科研院所实验室项目的联合开发成果、行业龙头或者知名企业分支机构和配套研发实验室、原材料的供应商分支机构或者配套实验室、IVD领域经营型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

生命科技健康城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00亩,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0亿元。重点围绕基因组研发、干细胞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技术转化和生命科学大数据等领域,培育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医疗保健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国际健康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生产服务总部和鲁西南医疗和健康服务中心。全力打造成为集科技、人文、生态、智慧与国际化等要素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山东省产业和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样板工程。

现代金融项目

济宁金融小镇项目:项目位于高新区洸河街道科技金融创新园,结合新元路、机电一路、机电二路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打造40公顷“金融服务+商务办公+数字经济”综合型金融小镇。项目周边商业配套完善,企业、人口聚集,5公里范围辐射5800多家企业、4600多家个体工商户、40万人口。与吴泰闸金融街85家金融机构南北辉映,聚集发展。与金宇商圈红星美凯龙、永旺佳世客、新贵和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东西接错,融合发展,是济宁主城区东部经济发展亮点。

现代服务项目

济宁十里营生态小镇项目:项目位于洸府河以东,东外环(宁安大道)以西,孟子大道以南,南外环以北,占地约2万亩。打造集“生态休闲+康养文旅+高端服务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项目区位优势明显,四置交通发达,紧邻主城区,涵盖济宁“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绕古城”生态系统其中之一“十里营生态湿地”。兼顾城区繁华核心地段与天然生态净土。

济宁创新谷大厦项目:济宁创新谷大厦地位于海川路东、崇文大道南,占地约50亩,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不大于3.0,建筑密度不大于40%。项目地处高新区蓼河新城核心区,紧邻高新区管委会、市民服务中心,周边医疗、教育、商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备,总部办公、高新技术企业云集,交通便利:15分钟可抵达高铁站和高速口,25分钟可抵达机场。项目坐拥3A级景区——蓼河湿地公园,具有打造标志性建筑的区位优势。

济宁高新区总部项目:济宁高新区总部经济园区项目位于海川路西、幸福溪西、山河路北、广安路南,占地约666亩,规划建筑面积105.46万平方米,商务用地,容积率为2.0。项目紧邻高新区管委会、人才联盟、大学园以及多家产学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打造集企业总部、结算中心、商务休闲等功能为一体。旨在推进知识经济的延伸、打造服务经济的高地、树立绿色经济的典范。

济宁高新区突出招商重点,积极推进招大招强,重点抓好优质项目的引进。随着招商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围绕高端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精准发力,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招引高科技、聚集新产业、培育新动能的局面。

图片1.png

信息技术产业

华为济宁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期建设面积2.4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2000个机柜,总投资约10-15亿元;远期规划建设10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1万个机柜,总投资近50-60亿元。该项目将作为华为云服务业务的全国节点,成为华为全国业务备份中心、苏鲁豫皖乃至日韩云服务业务承接中心、淮海地区产业支撑中心、区域业务运营及结算中心。


图片2.png

装备制造产业

图片3.png

光电产业

图片4.png

生物医药产业

图片5.png

新材料产业

1、智能终端

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依托智能终端产业园、荣联科创园,重点推进海富电子智能光学电子盖板产业园、汇金升移动终端、神光航天科技等离子智能设备研发制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壮大集核心零部件研发、代工生产、品牌整机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体系,目前已引进相关智能终端企业36家,即将投产企业15家,以英特力、海富电子、广安车联、高科、宏凯等企业为首,年产值规模达30亿以上。

高新区以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突出高端消防装备产品的发展特色,以安全应急先进装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发展核心,支持顶峰航空、龙翼航空等企业打造消防应急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生产基地,支持海富电子、汇金升等电子类企业和科力光电、莱恩光电等传感类企业,全力构建以触控显示、物联传感为重点的智慧安防终端产业链。

目前,高新区打造了山东省唯一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山东省三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之一、国家软件产业国际创新园、国家级光电特色产业基地等多个名片。

济宁市智能终端产业园:

济宁市智能终端产业园位于高新区海川路以东、开源路以南,规划总用地4240亩,总投资100亿元,分期建设总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电子厂房,预计经过3-5年不断投资和培育,济宁市智能终端产业园将入驻产业链企业150余家,带动10000人的就业规模,整体产值突破600亿元,逐渐打造成为准海经济区科技、高效、生态的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智能终端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2、工程机械及智能装备

济宁高新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连续两年被工信部评为五星级产业基地,本地配套化率接近60%,形成了以山推股份、小松山推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以泰丰智能、通佳智能、凯登制浆、萨维奥等企业为骨干的智能装备产业链。

济宁高新区是全国唯一获评五星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目前以山推、小松、重汽、伊顿、菜尼、双林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工程机械本地配套化率达到75%以上。

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

按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摊现代化”的要求,注重“以产为重、以城为先”,聚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3个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聚需拳头产品,培育“小巨人”,性生一批具有全球克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突出自主技术,围绕产业鞋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变“卡脖子”清单为攻关的“任务请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配套企业,逐步彩感集群优势,壮大聚集区产业规模,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集聚发展水平。全力建设吸引制造业发展要素、创适制造业发展经捡、有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国际化、智能化,生恋化的高端装备产业新城。

3、现代服务业

济宁高新区是新旧动能转换、生态智慧科技创新、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形成了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旅游、智慧物流、商贸服务、总部经济等优势领域,聚集了500余家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企业,金融机构上百家,20支基金总规模超50亿元。围绕重点发展方向布局了以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枫叶小镇奥特莱斯项目、华润万象汇项目、湖滨印象项目等为代表生活性服务业项目;以山东省激光研究所、山东产业研究院济宁分院、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青岛银行济宁科技支行、宜通世纪无车承运平台、水发大正汽车分期金融总部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4、新材料新能源

高新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依托山东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以航空航天产业城为载体,以瑞城宇航、天岳新材料、加睿晶欣等企业为骨干,聚焦突破了单晶硅、晶圆片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和高强高模碳纤维新材料,不断拓展空天地海应用领域,打造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样板区。进一步做大做强龙翼航空、顶峰航空等飞行机器人骨干企业,吸引产业链上游机壳体、飞翼、臂杆、油箱、电池箱等新材料研发生产项目落地建设,重点发展适用于航空领域的高强度、轻量化复合新材料;以宁德时代、华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为依托,谋划发展电池、光伏等产业链配套项目,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山东新材料产业化生产基地园:

山东新材料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总占地53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产业基地以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链条化招引为规划设计理念,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高分子新材料、先进碳材料、应急消防材料等产业链条,以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为设计理念,规划建设以半导体新材料产业为主的标准化及定制化多层生产厂房、研发办公及生活配套设施。计划2025年入驻产业链企业100家,新材料上下游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打造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化集群。

5、医药健康

济宁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基础优势,是国家生物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济宁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底蕴深厚,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强劲。目前,高新区拥有鲁抗、辰欣两个医药行业A股主板上市公司。目前形成了以辰欣、鲁抗等企业为龙头的化学药品产业链,以胜利生物、艾美科健、鲁抗舍里乐为代表的兽药、原料药产业链,以广育堂国药、鲁华生物为代表的中成药产业链,以欣克莱生物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链和以生命科学中心为代表的体外诊断产业链。

济宁高新区拥有1家国家级生物制药科技企业朋化器,4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了全省首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诺贝尔奖得主2名;国家千人专家6名、泰山学者12名、博士300余名。区内配套齐全,配备有生物样本库,比利时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医药物流,其中医药物流主要以华润医药、国药集团、海王集团为支柱。

金科生命健康科技城园:

济宁金科生命健康科技城项目占地面积447亩,总投资30亿元,重点围绕基因组研发、干细胞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技术转化和生命科学大数据等领域,培育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医疗保健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国际健康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生产服务总部和鲁西南医疗与健康服务中心,力争打造成为集科技、人文、生态、智慧与国际化等要素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山东省产业和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样板工程。

6、汽车及零部件

济宁高新区形成了重汽商用车、东岳专用车为代表的整车产品,以美国伊顿、德国莱尼、帝胜变速器为代表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群,大力发展了新能源轻型卡车、特种作业车、路桥专用车、房车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用车产品,持续提升发动机气门、线束系统等零部件市场占有率。

7、数字经济

依托总投资20亿元的太空星际遥感卫星项目,建设数据运营中心,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形成商业遥感卫星全产业链条;依托“蓼河数谷”平台优势,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推动华为济宁云计算数据中心、济宁能源大数据中心集聚赋能,打造比价网、亿矿网跨境电商、博彦科技软件服务、广安车联北斗卫星定位运营平台、英特力应急指挥系统、摩贝华北交易平台等一批智慧场景应用;支持广安、动脉、科大等企业申报山东省优秀数字赋能产品,引导广安、万腾、神华等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全力争创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借力济宁软件园“山东省软件名园”金字招牌,吸引更多软件企业入驻,实现高端软件企业集聚。

工信部电子五所、中科先进院、激光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企业提供从材料到整机设备、从硬件到软件直至复杂大系统的试验检测、分析评价等技术支撑服务。济宁怡亚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拓展企业金融服务渠道,打通智能终端产品上下游供应体系。

济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济宁创新谷集团着力打造济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现有工信部赛宝研究院、黑马软件、华为大数据中心等企业、院所共42家。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数字蝶变”,加快济宁高新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济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IC等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构建业态互补、人才聚集、产业共生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高地。

济宁高新区积极申报国际合作特色园区培育,并于2022年11月份获批,成为鲁南四市唯一园区。济宁高新区规模以上外资企业16家,主要包括小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巴斯夫浩珂矿业化学(中国)有限公司;高新区将借助国际合作特色园区培育,充分挖掘和发挥济宁高新区在促进外商投资引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功能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引进外资质量与效率,将国际合作园区打造成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强化创新驱动的新载体、促进绿色发展的新典范,推动济宁高新区实现特色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打造高质量利用外资主阵地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支撑。

真诚地欢迎您来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兴业,期待着与您携手合作,共创辉煌!

电话:+86-537-3255022

传真:+86-537-3255111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