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2025-04-09 14:45:09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涵盖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研发制造的产业格局,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库。全市现有医药类规上企业147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0家,过十亿元企业11家,依托荣昌、东诚药业、石药百克、绿叶等骨干企业和蓝色药谷生命岛科技园等重大招商载体,以重大疾病防治和原始创新为重点,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原料药、 康复辅具与高端医疗器械、中医药、特医食品与保健食品、医疗健康大数据、医美产品、细胞与基因治疗八大领域,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城市。
牟平区“蓝色药谷·生命岛”作为烟台市东翼发展实践样板,不断加强探索以“引育留用”在企业营商环境中的吸附、带动作用,引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牟平区“蓝色药谷·生命岛”已累计吸引95家企业落户,集聚高端人才350余名,满园满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60亿元、利税48亿元,集聚各类人才超过5000人。
一是聚焦创新驱动,做好人才“引育留用”顶层设计。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是吸引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重中之重。“蓝色药谷·生命岛”构建起“2+6+N”三级创新驱动体系:“2”即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2个龙头级科研平台,“6”即吴炯院士工作站、省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6处高能级创新平台,“N”即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多处产业服务平台,通过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的有序开放,实现灵活、精准、持续引才。目前,共引进两院院士等30名高层次人才担任课题组长,领衔新药及仿制药项目97项,获临床批件 I 类新药2个,提交 pre—IND 申请 I 类新药2个,进入临床前研究 I 类新药9个,发布科研成果8项,落地转化3项。
二是坚持高位推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牵引机制。严格按照烟台市委市政府全市“9+N”产业布局,在“蓝色药谷·生命岛”全域推行“链长制”,不断强化营商环境服务,促进产业链有效运行。率先形成“链长挂帅—链主领航—链办护航”组织保障机制,加快构建体制机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围绕“产业链”,成立烟台生物医药集团,负责产业管理运营;围绕“人才链”,成立烟台半岛人才科创集团,负责企业人才业务;围绕“创新链”,成立烟台市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院,推动产学研一体发展;围绕“教育链”,依托省实验室组建研究生院,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衔接28所省内外高校,培养硕博研究生298人。
三是探索市场模式,助力人才“引育留用”提质增速。“蓝色药谷·生命岛”成立成果转化公司,辐射岛内所有专家(团队)和企业,推动生物医药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面对全国范围内生物医药市场“资本冷却”,由烟台生物医药集团牵头,联合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等20余家头部基金,共同设立100亿规模的产业发展母基金,目前已为艾名医学、埃格林医药等21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预计三年内扩大形成500亿规模的母子基金群,进一步从市场化角度进行路径探索,为企业和人才保驾护航。
四是优化人才服务,提升人才“引育留用”发展软实力。优良发展环境将极大增强生物医药产业的吸附能力,牟平区通过“部门联合+资源整合”,提升人才服务精准度,营造“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生态。做好安居保障,定向推出130套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安居需求。打造人才社区,推进“生命岛国际人才港”“昆嵛人才会客厅”实体化建设。开展试点改革,制定6个方面改革措施,着力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丰富服务事项,整合部门资源,梳理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8大类服务项目31个,助力人才安心创新创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