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 海洋生物多样性有了“保护网”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7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详细]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7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详细]
近年来,山东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山东以全面落实“湾长制”为平台,以坚决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为抓手,创新陆海协同治理机制,统筹推动陆源污染治理、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详细]
7月17日,山东省荣成市俚岛湾海域海洋牧场风光如画。荣成是中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已形成鱼虾贝藻多品种、立体化的养殖格局。[详细]
打开山东省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东半岛被蔚蓝色的大海紧紧拥抱着,北临渤海,南靠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山东独特的海洋空间资源综合优势:三千多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第一。[详细]
今年下半年,滨州市将进一步加大5G基站建设,探索更换高功率设备、多频段覆盖,提升码头、航道和主要养殖区的网络质量,确保“宽带入海”“电话上船”“渔民着装”等惠民承诺全面实现。[详细]
近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首次发布“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助力海洋遥感应用,为空间信息公路挂上“高速档”。[详细]
山东作为海洋渔业大省,拥有良好的深远海养殖条件和产业基础,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山东省应进一步加快开拓深远海空间,发展海洋牧场,塑造海洋渔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海洋牧场“一条鱼”的价值,还在向两端延伸。结合海洋牧场网箱养殖工作的开展,位于山东日照的民营企业利用现有工厂化育苗设施,开展海洋牧场养殖产品苗种培育,既减少了养殖成本,提高了鱼苗成活率,缩短了网箱养殖周期,又实现了育苗车间的充分利用。同时,开展海参等海洋牧场优势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