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榜单发布,青岛上升7位!

来源:青报观象山2024-02-04 09:37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中,青岛又一次“跑”进了“头部阵营”。

近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政府发起的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评选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百强榜单。其中,青岛排名全国第12位,较上一年度跃升7个位次,是20强城市中排名上升较快的城市之一。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衡量的是城市的科创引领力。近年来,青岛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岛更是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十个奋力争先”的首位。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已成为城市的“必选题”。

01

288个城市同台“检阅”

对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估,《报告》构建起“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旨在全景揭示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特征及趋势。

2023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天津、武汉、合肥、西安、青岛、珠海、成都、长沙、无锡、芜湖、佛山、宁波、厦门。

在这场城市集中“检阅”中,青岛排名较上年跃升7位,表现不俗。

头部城市能够带动区域发展。在《报告》发布的19个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紧跟在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排名全国第四。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全国多项有关科技创新的指数评比中,青岛都表现不俗:

不久前,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报告显示,青岛在非直辖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仍位列第十位、全省首位,稳居我国科创城市排名“第一梯队”。

去年11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3》报告对全球百强科技集群进行排名,青岛位列全球第23位(全国第8位)、提升11个位次,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显示度”更加瞩目。

去年9月,《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2》在青发布,结果显示,青岛海洋新兴产业对全国总指数的贡献度为4.7%,与上海、广州处于同一水平……

在国内多项有关科技创新的排行榜中,青岛已是“第一梯队”中的“常客”。

02

创新引领,攀“高”逐“新”

透过一个个榜单,我们能触摸到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脉动,看到青岛在2023年以科技引领发展的攀“高”逐“新”之路。

创新主体的活力不断迸发。面向科技企业,青岛完善“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培育体系,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发展需求,匹配政策、精准滴灌,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各类科技企业发展枝繁叶茂。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7900家、9300家、190家;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共38项。

“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项目规划设计全景图。

创新平台鳞次栉比,“高能”项目拔地而起。今年,“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301号气源保障中心、302号高空环境保障中心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国先进吸气式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而在2023年,我国唯一联合国“海洋十年”协作中心在青岛启用,将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工业互联网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海尔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已形成430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为传统产业创造了增量价值。

平台赋能之下,青岛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去年有24个项目获得中国专利奖,80个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分别占全省的50%和40%。

让成果和技术加速从“纸面”落到“地面”,2023年,青岛建成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办公室,让科技成果转化之路更加通畅。全市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海洋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0.8亿元。

创新土壤更加“肥沃”。推动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青岛目前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38家,载体内累计在孵科技企业超1300家;去年,青岛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3万人,总量达到278万人,第12次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科技创新为青岛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新活力。

03

释放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向未来,青岛要持续在创新上下功夫,勇闯“无人区”、加速“智造”引领,做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课题”。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

青岛要加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崂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高水平发展;建好、用好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推动前沿技术持续突破;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统一管理,提升公共研发平台体系服务效能。

以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在新赛道中占先机,青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牵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更多“链主”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全年共计划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示范项目100项左右;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低轨卫星海洋物联网、新型能源自主工控等项目引进落地,推动海洋物联网产业、空天信息产业、基因与细胞产业等未来产业“链式”发展。

壮大创新主体,通过加快落实“沃土计划”,青岛今年要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9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8500家;依托云端研发中心开展“平台+”工程,持续放大“云端研发”模式赋能效应,通过研发“上云”推动技术“落地”。

让更多技术和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青岛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化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0.8”的关键阶段,即创新概念的早期验证,包括技术成熟度、未来路径及市场是否可达等。加快打通概念验证、场景应用示范等环节,青岛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依靠科技持续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衍生的新质态,其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技术、新业态、新赛道、新模式,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

放大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培育未来产业,青岛正用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释放澎湃的新质生产力。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