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山东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造纸、智能家电、家具等行业,涉及到衣、食、住、用等多个领域,是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2021年全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6859家,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7.6%。
食品产业规模总量及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纺织服装产业涵盖了从前端纺织、中间印染到终端的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所有细分门类;造纸产业涵盖了上游制浆、中游造纸和下游纸制品三个完整环节,营业收入长期居全国前列;智能家电整机制造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家具产品品类丰富、配套也较齐全。
年肉类总产量、啤酒产量、葡萄酒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食用植物油产量全国第三,是全国白酒五大核心产区之一;纸浆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机制纸及纸板产量2021年由第二位跃居第一位;电冰柜、彩电、电热水器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三;实木家具拥有较强竞争优势。
23家企业进入中国棉纺织行业营业收入百强,数量全国第一,其中魏桥纺织位列首位;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分别是国内啤酒、葡萄酒第一品牌;金锣肉类制品年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全国第二;晨鸣、华泰、太阳、博汇、亚泰森博(山东)、世纪阳光6家企业进入中国造纸20强;海尔连续13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位,海信电视机出货量居国内市场第一、全球第三,歌尔中高端VR产品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
将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作为全省传统优势产业纳入“十强产业”,推动产业供给持续优化,综合竞争能力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2022年,做大做优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20家以上。
科技创新及创意设计能力不断提高,新建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一批专利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家电行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项以上。
“山东纺织”“齐鲁粮油”“齐鲁美酒”等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打造全国具有较高区域影响力的集群品牌40个、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品牌200个、具有较高市场美誉度的终端消费品牌500个。
龙头企业带动性明显增强,中小企业协同配套水平显著提高,推进形成“多点联动、协同发展”的智能家电产业格局,培育打造10个以上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聚区(集群、强县、强镇、基地),优化提升25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5个家具产业集群。
抓好“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实施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梯次培育产业链关键企业;稳固产业上下游供应配套。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创新载体,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深入推进“三品”战略,提高内外贸水平,推动“产供销”触网蝶变。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完善集群公共服务。
引育培强行业领军人才,开展行业精准对接培训,打造有实力的产业队伍。
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聚焦巩固欧美市场、提升RCEP市场、拓展“一带一路”及非洲市场,年内计划举办130场山东出口商品系列展会,其中轻纺类展会30场。综合运用线上云展会、线上长期展示、线下展品展示+线上视频对接等多种模式,提升企业参展精准度,助力企业拓市场、稳定单、保份额。抢抓RCEP生效机遇,指导现代轻纺企业用好原产地累计等规则,研发适销对路优质产品,巩固扩大对日韩、东盟等市场出口。加强品牌培育,引导轻纺企业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开展国际自主品牌注册和标准认证,树立山东制造品牌形象。支持轻纺出口企业开展双循环试点探索,利用广交会、融交会、消博会、进博会等展会平台,通过举办品牌推介会、采购洽谈会等活动,对接国内市场需求,融入国内供应链体系。
依托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年内拟培育15个省级跨境电商平台和独立站,推动企业完善覆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柔性自主供应链体系,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自主品牌、自有渠道和自有客户群。深化与阿里国际站、亚马逊、eBay等平台合作,共同遴选和培育山东省现代轻纺行业跨境电商出口品牌。支持企业利用YouTube、TikTok等视频网站开展线上营销、跨境直播,扩大现代轻纺行业出口。聚焦轻工、纺织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开展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推动中小外贸企业上线、基地数字化转型。
下步,我们将支持轻纺类海外仓进一步拓展公共仓储、物流配送、高质量售后、供应链金融、合规咨询、营销推广等服务功能,为现代轻纺企业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聚焦重点市场,优选一批辐射范围广、服务功能完善的海外仓,认定为省级公共海外仓,统筹财政资金给予支持。建设山东省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租仓、拼货、物流、分销、退换货、一件代发等多元化服务,提升现代轻纺企业出口海外仓便利化水平。
强化金融支持,优化“鲁贸贷”运行机制,扩大对轻纺企业融资贷款覆盖面。开展“齐鲁进口贷”业务,加大进口贴息力度,支持现代轻纺企业生产所需机电高技术装备进口。提高企业外汇避险能力,开展汇率避险担保试点,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制,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减少汇兑损失。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增开欧美、RCEP区域、“一带一路”航线,加密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频次,推动有需求的轻纺出口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用好“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增加服务功能,“一企一策”跟进解决企业问题诉求。
充分发挥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在工作推进、考核激励等方面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服务供给,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进各领域品牌发展。
6月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智能纺织产业专场,邀请滨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孙轶修,惠民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伟,魏桥创业集团副总经理黄平义,介绍智能纺织产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5月31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临沂市粮食、纤维检验检测工作开展成效。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完成纺织品检验共计220余批次,其中完成市级监督抽查59批次,完成委托检验140余批次,完成其他质量监测和实验室比对20余次。
5月16日,在聊城冠县举办的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产学研精准对接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上获悉,大会共发布28家企业技术需求、36家企业人才需求,97项高校创新成果、56项科研机构创新成果,展览展示30家企业、高校院所创新技术及产品,10余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额1.1亿元。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