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聚焦2022:壮大实体经济 稳就业保民生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来源:北京晚报2022-03-11 14:56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金融依旧是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2022年的金融工作有哪些重点方向?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北京晚报《金融周刊》梳理了3大关键词。

  关键词1 壮大实体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为5.5%左右。与以往相比,5.5%的增长目标并不算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种压力,必须爬坡过坎,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2022年,我国稳增长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很重,作为经济的血脉,金融要为“六稳”“六保”发挥支持保障作用,也要在挑战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小微企业融资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稳住中小微企业就是稳住了经济的“半壁江山”,稳住了就业,稳住了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并具体提出,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如何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建议,要加快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银行贷款审批机制,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其中,尤其是加大对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利用基层触达的优势,动态评估小额、分散的企业需求,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殷兴山指出,目前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多头管理”,包含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门、组织部门等,考核激励导向未聚焦于小微金融服务。同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风险相对较高,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采用“保本微利”的经营模式,一些担保机构保费收入不能覆盖公司的经营支出、计提准备金以及可能发生的代偿。殷兴山建议,应加大对小微融资担保的考核引导,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增强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建议我国可以先从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实施机构建设入手,发起设立专门的政策性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

  范小云表示,尽管扶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政策有很多,但目前仍缺乏综合的政策落实体系及统一具体的政策实施推动机构。范小云认为,应以发起设立政策性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为契机,将该机构与商业银行实行分类监管,同时令其享有充分的中小微企业征信数据,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工信部对其进行宏观政策指导,由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对其实施单列且针对性的监管。最终实现其既积极、高效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又能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合规限制;通过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深度合作,改善直接融资不足的现状;通过政策性综合支持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的长期普惠金融支持。

  关键词2 稳就业保民生

  经济的稳定与否牵动着就业、民生这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同时也提出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目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保障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针对灵活就业者的保障问题,北京金融法院法官厉莉建议从保险保障、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群团组织等方面入手,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就业的动态稳定性、基本社会保障的可预期性。具体包括,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根据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特点,降低起售门槛,灵活设置缴费方式,丰富养老、意外伤害等保险产品的供给。鼓励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缴存。重视发挥群团组织对新就业形态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保障意识和保险意愿。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慢性病人群增加,国家对康复医疗事业发展会更加重视。康复医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内容和有力保障,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应发挥更大作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周燕芳建议把康复治疗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加强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康复治疗师的职业认可,由此缓解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与社会对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市场规模还较小,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面临一些内外部条件限制。”中国人寿集团原董事长杨明生表示,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在分担公共长期护理保险压力、提升长期护理保障水平、满足多层次和多元化长期护理保障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在扩大长期护理保障供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此,杨明生建议从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行业标准供给以及加快护理服务产业发展三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发展。

  湖南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就完善“惠民保”管理制度、促进其健康发展给出了建议。张琳建议从产品设计、销售管理两方面进一步出台“惠民保”业务的监管细则,以商业性定位为出发点,明确“惠民保”的渠道属性,个险、团险分开。同时建立“惠民保”信息披露机制。以年度为单位,从费用、赔付、参保等方面向社会公众披露数据,增强公众知情权。并鼓励医保第三方IT外包商对保险行业豁免“惠民保”需要的医保数据校验、个账查询而产生的接口费用,坚持民生定位,打破数据孤岛,促进医保与商保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3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进入“微利”时代,中小银行前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显现。吸收、新设合并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当下解决中小银行困局的主要思路。2020年9月以来,已有20多家中小银行实现合并。徐诺金认为,在加快中小银行解困,加快合并重组工作推进,探索多层次资本补充机制的同时,应重点加强中小银行自身机制能力建设,强化公司治理及决策机制。包括完善股东结构、完善法人治理、完善监管制度、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市场化分红及标准等。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注意维护好银行体系稳定;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蔓延到金融体系。做好上述三个领域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需要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保持中小银行健康发展,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

  “我国经济韧性强、政策空间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坚持‘以我为主’,同时要高度关注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立足国内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应对好各种风险冲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