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港口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项目落地
近日,全国首个港口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投用,为山东港口加速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全国港口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详细]
近日,全国首个港口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投用,为山东港口加速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全国港口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详细]
《布局规划》共包括规划基础、总体要求、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内河水运网、港口运输系统、水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和保障措施等八部分内容。[详细]
山东加快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吸引能源央企加码投入。[详细]
7月28日国际财经要闻、全球公司动态以及国际展会信息。[详细]
山东大学博物馆里,喀什少年站在龙山文化黑陶与西域彩陶的展柜间仰望历史文明的长河;在青岛港全自动化智慧码头,学生了解无人驾驶AGV、自动化桥吊、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7月初,来自新疆喀什二中的15名学生赴山东开展了为期8天的研学活动。在济南和青岛,他们前往积成电子公司、老舍故居、趵突泉、青岛栈桥、国家深海基地、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地交流学习。[详细]
青岛科技大学的黄义钢教授,入职1年多来解决了多个产业技术难题,转化橡胶自密封等技术成果价值近千万元。但如果按照原先引进人才的奖项、论文、专利等硬性要求,他甚至达不到入职标准。[详细]
细读山东上半年经济数据,新动能迸发是一大亮点。[详细]
7月25日国际财经要闻、全球公司动态以及国际展会信息。[详细]
7月22日-23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好客山东 见识齐鲁”2025山东省暑期研学旅游推进活动在烟台市蓬莱区举办。活动现场公布我省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的60家单位名单,包括山东博物馆、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黄河口生态文明研学基地等单位。试点提升工作期为2年,其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专家开展全流程跟踪指导,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市场认可、口碑过硬的品牌研学旅游基地。[详细]
7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福瑞达生物、海信集团、鲁花集团、华光国瓷4位“好品山东”企业负责人,以“‘链’出新生活——山东打造品牌建设新范式”为主题,现场推介重点产品,讲述质量与品牌故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