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台经济融合发展背后:突出一个特色、塑造一个优势、打造一个平台、树立一个标杆!

来源:大众报业·海报新闻2021-09-24 17:51

  今年7月26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山东省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作为全国唯一的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怎样发挥好作用,服务山东省重大发展战略和鲁台经济融合发展?

  9月24日下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台港澳办主任刘渊回答,作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园区和鲁台经济合作高位平台,合作区要突出一个特色,塑造一个优势,打造一个平台,树立一个标杆。即:突出新旧动能转换特色,塑造产业发展优势,打造综合性交流合作平台,为全省对台树立示范标杆。

  刘渊介绍,突出一个特色。就是要坚持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核心定位,发挥好先行区作为先行者、先试者和排头兵的优势,用好用足的国家战略赋能,聚力推进鲁台产业合作。一方面,支持鼓励和积极推进合作区存量台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脱胎换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两园一中心”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大力引进台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质项目。既发挥台资台企优势,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又充分借势借力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促进鲁台深化合作。

  塑造一个优势。就是通过各种要素支撑,特别是政策上的支持,形成合作区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优势。目前,合作区的食品医药和先进制造业台资企业,在数量上已初具规模,台资企业已达62家;在质量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如旺旺集团在大陆的最大生产基地就落户在这里。要继续夯实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配套,在产业、税收、土地、人才等各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标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进而把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转化成合作区的吸引力、吸附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合作区在企业数量、规模、效益和创新能力上大幅提升。

  打造一个平台。就是依托合作区,打造融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深化同胞人文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合作品牌。作为经济合作平台,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主题,聚力推进鲁台产业合作,紧紧围绕合作区“两园一中心”规划,瞄准产业龙头、产业链关键企业,精准对接,靠上工作,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坚持招商与引智并重,招引与培育结合,促进台资台企加速聚集,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层次持续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生态更加科学,撬动更多的台湾优势资金、技术和人才落地发展。作为人文交流平台,要创新模式,拓展渠道,把人文交流贯穿于经济合作之中,创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两岸同胞喜闻乐见的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交流活动,搭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和实习见习场景,让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发挥推进融合发展、惠及两岸同胞、促进心灵契合的多方面效应。

  树立一个标杆。就是要发挥好合作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合作区是全国第一个是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必须在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探索出可复制的路子和可推广的经验,打造鲁台经贸合作的新标杆、台资聚集的新高地、服务台商的新样板。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近几年,国家和山东省先后出台了“31条措施”“26条措施”“56条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合作区又梳理了51条优惠政策。要扎实推动各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并根据台胞台企需求采取更多举措,切实把政策“红包”转化为台胞台企的红利。二是持续优化环境。贯彻“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结果评价”的服务理念,落实“放管服”改革和流程再造成果,切实做到“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构建“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三是完善推进机制。整合省、市有关部门的力量,密切协同、上下联动,加强指导,加大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对合作区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关键事项和主要困难进行协商、沟通,当下的当下解决,长远的长远谋划,持续推进产业合作区成为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文高地。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